元宵节作文600字以上(故乡的元宵节)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0-26 08:34:29    


离开故乡,我独自到异省的一个小城谋生,进而娶妻生子落地生根,已经有好多年了。在我记忆中,已经近三十年没有在老家过一个元宵节了。

老家位于广袤无垠的淮海平原,是一个小小的普通村落,比例尺稍微大一点的地图上都找不到她的踪影。在老家,因为正月十五家家都要蒸面灯,故称之为蒸灯十五。

十四或十五,刚吃完早饭,母亲就要活上一大黄盆面,预备着做面灯。面灯不能用发面,因为蒸熟后会膨胀变形。一般是小麦面掺杂着一些黄豆面,这样才能保持面灯的坚挺和硬度,才能保持面灯外部形状的美观。

活好面,母亲在案板上将饧好的面团揉搓成直径跟擀面杖差不多的长条,再用刀切成一个个剂子。然后左手拿起一个剂子,右手大拇指摁出一个窝。左手顺时针方向,右手逆时针方向不断旋转,一个窝头便呼之欲出。

窝头的底部和腰部要稍微修整下,以便好看一点、好拿一点,顶部的外沿再捏出代表月份的褶皱或小耳朵。这样的面灯要做十二个,预示着新的一年事事顺利。土灶蒸熟的面灯里会残留些水蒸气汇聚的水珠,起锅时母亲会仔细端详,然后说今年某月的雨水较往年大、某月的雨水较往年小,要及早做好防洪或抗旱的准备。

龙灯是必不可少的。先将面团揉搓成长条,用剪刀剪出麟角或用筷子压出钱币状花纹;再层层盘旋而上,底下还要有托盘。头上剪出龙角和耳朵,嘴里咬着葱根做成的胡须和硬币,再拿两颗绿豆或黄豆来“点睛”。盘旋的龙体中间托着个小小的窝头,龙头昂起做长啸状。龙灯要多做几个,有序竞争、各司其职就好,不能一龙独霸天下。厨房里要有保证一年吃水的青龙灯,粮仓里要有掌管五谷丰登的苍龙灯,钱柜上要有驮来钱财的钱龙灯,以此类推,龙灯要做好多个。

孩子们喜欢动物灯。心灵手巧的母亲会做出鸡、鸭、鹅、狗、兔、刺猬、老鼠等等形状的动物灯。最好看的当属惟妙惟肖的鸡灯,老母鸡蹲伏在底座上,翅膀上耸驮着面灯,回首看着身体下面一群叽叽喳喳的小鸡,眼光里满满的都是爱意。

劳累了半天,母亲伸了个懒腰,稍微休息一下。锅里添上水,放好篦子和笼布,再把各式各样的面灯请进锅里。点着火,伴着呱嗒呱嗒作响的风箱,火苗一灭一亮,映红了母亲脸上的汗珠。

蒸熟后起锅、晾凉,母亲会挑拣出几个面相周正的面灯,指挥着孩子们给某个邻居家送去。老家有个讲究,老人过世的人家三年春节不能贴红色对联,或者一年不贴对联二年贴白色对联三年贴紫色对联。当然他们家三年也不能蒸面灯,十五自然会有周边的邻居们送来面灯。如果子女众多,各自分家单过,面灯也会分成好几份送过来。看看他们家的簸箕,好多好多的面灯摆放在一起,简直就是个小型的面灯展示会,经验老到的人打眼一瞧,就能分辨出是谁家主妇的杰作。这是农耕时代邻里间的守望相助和对失去亲人者表示慰问。

小孩们是稀罕灯笼的,要做到人手一个。有些手巧的人家大人会动手给小孩做灯笼,挑选细细的高粱梃杆扎成框架,外面蒙上层薄薄的细纸或透明的塑料纸,再用彩纸剪成动物图案或福字小心地贴在上面。或者就地取材,给孩子做个萝卜灯、白菜根灯。也有图省事的,直接找个玻璃罐头,洗刷干净后拴上绳子,用根木棍挑着,谁又能说这不是灯笼呢?多数人家都是从集市买来成品灯笼,供孩子们玩耍。

好不容易等到黄昏,早早吃罢饭。孩子们三五成群,挑着灯笼、拿着面灯,相约着去街道上看灯。

母亲收拾完碗筷,拿出准备好的各式面灯,在灯窝里小心地插上根裹着棉花的火柴或芦苇杆,再倒入些许香油。点燃后,面灯各归其位。鸡窝上面、狗窝上面、水缸上面、粮仓上面、钱柜上面、牲畜棚里......都有自己专属的面灯。

远远望去,漆黑的夜色里,一灯如豆。微弱的灯光在寒夜里摇曳着,温暖着人的心房,给人的感觉却是那么的温馨和满足。

夜幕降临了,天空中不时闪过五彩缤纷的烟花,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此起彼伏。“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人们站在门口、走在喧哗的街道上,打着招呼,互相点评着,欢笑着......

时间过得飞快,圆圆的月亮爬上了半空,又走到了头顶。夜色愈来愈浓,喧哗的大街小巷渐渐沉寂下来,偶尔还会有几颗烟花在空中不甘寂寞地眨着眼睛。

孩子们要回家了。他们边走边谈论着、争吵着,发表着自己的看法。有的孩子饿了,顺便就把手中烤糊烤焦的面灯吃了。有的孩子挑着个烧了一半的灯笼,走着走着就丢掉了。

夜深了,母亲披着厚重的棉袄,去院子里捡拾那些自然熄灭的各式面灯。有些面灯是可以在随后的日子里吃掉,而龙灯要等到二月二龙抬头时才能吃。如果天公不作美,没有臆想中的春寒料峭,龙灯放在瓦缸里会发霉、长出绿锈。

过罢十五,从腊月二十三开始的春节狂欢终于落幕了。孩子们要开学了,大人们又要开始一年又一年的忙碌了。

故乡的元宵节没有舞龙舞狮,也没有吃汤圆,烟花爆竹又是全国统一的,独有的特色就是蒸面灯了。但据我了解,随着年长者的不断老去和年轻人的逐渐成长,一茬又一茬的孩子们或读书、或打工、或由于其他各种因素,不断地离开熟悉的家乡走入他乡,又不断地将异乡变更成熟悉的家乡。

以上是我幼时的蒸灯十五,长久地存在记忆里,如窖藏的老酒,随岁月的更迭而愈加的厚重和醇香。又如久别重逢的老友,“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

农耕时代已远去,除了老人们,如今故乡还会有孩子们记得这些形状各异的面灯吗?


相关文章:

鲍鱼蒜蓉酱的制作方法来了,烤生蚝、扇贝、茄子都可以!01-23

几种夏季小凉糕的做法大全,鲜不腻口,清凉爽口01-23

笔记本推荐 适合女生用的三款笔记本01-23

现在什么投资比较好(世界上最好的生意投资)01-22

车险第三者200万是什么意思(“三者险”有必要购买200万吗?)01-22

什么是消费金融牌照(金融牌照指什么?)01-22

夜市委托是什么意思(夜市委托及如何操作?)01-22

办理贷款需要什么资料和手续(贷款申请不再复杂!从准备材料到放)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