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人贩子出没”谣言频出还屡引恐慌?三起案例揭示造谣套路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7 19:53:00    

近日,在重庆开州区、黔江区和万盛经开区有多名网民分别在视频号和聊天群发布“有人贩子出没”的消息,引起部分市民恐慌,到底是怎么回事?戳视频,一探究竟↓↓↓

网传“重庆多地人贩子出没”

引发市民恐慌

有人在网上发布了一条短视频,画面是一个乡镇农贸市场门口,有人在路边摆摊,有人坐在椅子上休息,画面配上醒目的红字提示:“现在的人贩子太猖狂了10岁的娃儿都掳走了”,视频发出后引起了不少网友关注。

而在同一个视频平台,一网民在发布的视频中称:“黔江某小区出现人贩子了!”消息发出后,引发关注。当地有网友还评论:“好吓人啊,大家注意点,说黔江有人贩子了。”

此外,一网民在网络社交软件聊天群里发信息称,“人贩子原来就在我身边,青年小学这几天有人贩子”。消息发出后,引发群里家长们的恐慌,甚至有家长还打电话到派出所去询问情况。

发布“人贩子出没”不实信息

两人被处罚

经过重庆网信部门和公安机关调查核实,这三个出现人贩子的信息分别来自重庆开州区、黔江区和万盛经开区,并且都是谣言,为何他们要散布这样的谣言呢?

重庆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处置科长谭婧伶:开州区有一位网民,在视频平台上发布了一个消息,说“现在人贩子太猖獗了,10岁的娃儿都被掳走了”,这个信息是麻某某道听途说捏造的,他在没有确信真假的情况下,就发到了网上博取流量。经过公安机关的批评教育,麻某某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目前,公安机关也已经依法对麻某某进行了行政处罚。

而黔江区一网民发布的“黔江某小区出现人贩子了”,经核实则是一场误会

谭婧伶:经过向黔江区公安局核实,确实是一个谣言,实际上黔江区并不存在拐卖的情况。网传的信息其实是一名男孩,他在当地某小区的篮球场被一名住户逗玩。男孩的奶奶防拐意识比较强,但是她没有核实事情的完整情况,就将这个信息发到了网上。目前,黔江区公安局已经对小男孩的奶奶进行了批评和教育,奶奶认识到错误,也主动删除了视频,并且表示以后不会在网上发布未经核实的信息。

“青年小学这几天有人贩子出现”,这一信息是重庆万盛的一位家长发布的,该家长则是看到网上人贩子信息,进行了二次传播

谭婧伶:经过属地公安分局核查,这个信息其实是青年小学的一个学生家长,他在班级群内询问是不是有“人贩子出没”的情况,但他随后又将道听途说的不实信息发在群里面,引发家长群里的恐慌。目前,当地公安分局已经对相关人员进行了处罚和批评教育。

“人贩子”谣言有何特点?

为何反复出现?

在这三起与所谓“人贩子”有关的谣言中,其中两人属于“无中生有”造谣,另外一人在未了解事情经过情况下随意断言,最后都受到了相关部门的教育和处罚。有关“人贩子”的谣言近年来时常出现在网络上,而且每次出现都会引起某一地区家长的关注。这类谣言有何特点?为什么会反复传播呢?

谭婧伶介绍,根据分析,这几起谣言有不少共同的特点:

  • 内容非常有煽动性,因为它直接关联到了“儿童安全”这个大家广泛关注的议题,所以它的传播扩散非常快;
  • 传播渠道以社交平台和短视频平台为主,所以这种渠道的特性,也加速了传播的广度和裂度
  • 信息源头多为“道听途说”,个别网民未经核实就随意发布到了网上。

人贩子的谣言传播快、关注度高、影响大,网信部门表示针对这类谣言,相关部门都会快速核实,也提醒网民不要发布道听途说的此类信息。

谭婧伶:一方面,我们通过技术+人工的手段,精准地抓取识别相关的谣言高频关键词,比如“人贩子”“抢小孩”“偷小孩”这一类的;另一方面,我们也联合公安机关建立了联动打谣的工作机制,一旦发现谣言线索,可以第一时间核查真相,及时发布辟谣信息,及时消除群众恐慌心理。

相关文章:

为何“人贩子出没”谣言频出还屡引恐慌?三起案例揭示造谣套路04-07

袁家军:服务支撑科技创新产业创新 扎实推动新时代知识产权强市建设04-07

低俗炒作娱乐明星信息,“摄影刘大锤”“老板王大发”“Real皮皮王”等被查04-07

偷拍、跟拍明星!这些账号被查→04-07

转发扩散!10位在韩志愿军烈士寻亲线索公布04-04

突发:重庆发生交通事故,已致6死1伤04-03

山东博兴一镇政府回应“农田疑遭污染”:不存在企业私自倾倒04-03

重庆啤酒2024年营业收入146.45亿元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