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朋友在金凤区黄河东路街道通福家园社区的科普室内了解科普知识。

市民在兴庆区富宁街街道中寺社区助老便民共享餐厅内用餐。
近日,南方周末城市(区域)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舒适之城”评选中,银川以98.19分荣登安居指数榜首。这座理想之城不仅为市民提供了宽敞明亮的居所,还以整洁的街道、绿意盎然的城市景观、丰富的商品和健康营养的食品,构筑了高品质的生活环境。
近年来,银川市大力推进“品质强市”建设,不断提升城市的“硬实力”和“软实力”。通过道路优化工程,银川的交通更加顺畅;住房供应充足且品质优良;宜居宜业的环境,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周边居民前来定居。同时,银川通过“城乡焕新”行动,持续提升城市魅力,为来银安居的群众提供了创业就业和生活的沃土。
打造便利生活圈
美好生活可及可感
去年8月,来自福建厦门的沈乐从宁夏医科大学顺利毕业并取得硕士学位。3年的学习生活让他深深爱上了这座城市,于是他决定留在银川工作和生活。
在银川,出门50米就有公交车站,步行15分钟即可到达“金凤悦书房”。这里藏书丰富,涵盖文学、历史、科学、艺术等多个领域,不仅提供免费阅读服务,还配备了自助借还书机,方便市民借阅。此外,悦书房还积极推进数字阅读、移动阅读和网络阅读平台建设,实现了城乡公共文化服务的资源整合与共享,推动阅读方式向多层次、立体化转变。
闲暇时,沈乐喜欢到小微公园锻炼身体,或欣赏湖景放松身心。而他最钟爱的,是阅海万家F2区东门附近的“万家社区食堂”。这里有4元一份的小碗菜、16元一碗的炸酱面,只需30多元就能解决一日三餐。“食堂的菜品一周不重样,色香味俱全,真是上班族的福音。”沈乐说。食堂里,热气腾腾的佳肴琳琅满目,从酱香浓郁的羊棒骨到鲜美多汁的黄焖鸡块,再到经典家常的番茄炒蛋,每道菜都让人赞不绝口。
“吃得好就不那么想家了,食堂不仅暖胃,更暖心。”沈乐说,银川的社区食堂在食品安全和食材采购方面非常规范,这一点与厦门十分相似,让市民吃得安心、买得放心。
近年来,银川市以社区食堂为切入点,着力构建“15分钟养老服务圈”。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214家老年助餐点和996个养老服务设施,为6089名特殊困难老年人提供分层分类服务,形成了“市县有平台、镇街有中心、村居有站点”的养老服务体系,为市民提供了全方位的养老服务保障。
安居政策优化
提供更多便利
为了帮助像沈乐这样的新市民安家,银川市在市辖三区均设立了人才公寓,“拎包入住”的便利,让新市民感受到宾至如归的温暖。
走进金凤区的格瑞斯酒店(人才公寓),明亮整洁的房间映入眼帘,家电设施一应俱全,宽敞的办公桌与温馨的床铺相得益彰。“这里就像酒店一样舒适,每年还可以申请两次免费入住。”沈乐介绍,人才公寓为入住者提供每年最多2次、每次3至5天的“短期免租”政策。有了人才公寓作为落脚点,沈乐顺利找到了一家公立医院的工作。
安定下来后,他萌生了在银川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小家的想法。通过新闻报道,他了解到银川为外来群体提供了保障房,作为人才在安家落户前的过渡住房。
“真的没想到在银川申请保障房这么顺利!”沈乐感叹道。通过宁夏政务服务网的线上“资格自评”功能,申请人只需选择公租房“一件事”,系统便会通过智能咨询和引导,自动判断是否符合申请条件。此外,符合条件的申请人还可以通过系统自动预填申请表单,解决了“政策不懂、流程不通、服务不优”等问题,极大地方便了群众。
沈乐很快通过网上房源信息锁定了兴庆区的东方韵小区,他还特意去看了房,发现这里距离他的新单位不远,且有公交车直达。更重要的是,居住条件和小区环境都让沈乐感到非常满意。
去年,银川市着力优化公租房申请流程,构建了“一表申请、一网核查、一窗办结”的便捷模式。按照“最少提交”原则,将申请材料从原来的10种精简至5种,压减了50%;办理时限也从45个工作日缩减至35个。同时,通过与人社、自然资源等7个部门的数据互通共享,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的目标。
优化城市空间
丰富市民生活
随着天气转暖,沈乐在休假时喜欢骑着自行车外出运动,他经常去的地方是银川阅海湖环湖绿道(西岸)。这条绿道建设了3座桥梁、3处滨水广场、4处驿站及完善的基础配套设施,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一个集休闲娱乐、健身运动、观光旅游和体验自然于一体的绿色滨水长廊。“在风景如画的湖边骑行,十几公里的路程一点都不觉得累。”沈乐说。
在银川市区,共享电单车随处可见,为市民的日常出行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城市的慢行绿道则将街道、社区、活动中心、城市公寓和历史古迹串联起来,同时与湖泊湿地、风景名胜等自然景观紧密相连,为市民提供了漫步、骑行和打卡的多功能空间。
今年,银川市住建局通过城市体检提前谋划项目,计划实施沈阳东路京藏高速互通立交枢纽工程、银川市天平街道路及桥梁工程(上海路-滨河路)、文昌街(沈阳路-镇芦路)道路工程等重点工程。同时,全年计划打通44条断头路,新建和改造金凤十四街(金凤八路-金凤五路)慢行绿道、阅欣路(悦园路-正源街)慢行绿道等8条慢行绿道。此外,结合美丽河湖项目,在2024年完成阅海环湖绿道(西岸)建设的基础上,还将推进10公里环湖绿道(东岸)及7.3公里七子连湖慢行绿道(北湖)工程,进一步提升市民的生活品质和出行体验。
完善基础设施
提升城市品质
在银川市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挂着绿色牌照的新能源汽车。沈乐发现,身边的朋友和同事大多驾驶新能源汽车,在朋友的鼓励下,沈乐萌生了购置新能源汽车的想法。
他来到位于兴庆区的金茂生活港,这里是西北地区首个新能源汽车一站式销售服务综合体,汇聚了20家国内知名新能源汽车品牌。走进这座巨大的室内商场,沈乐看到各类新能源汽车整齐陈列,价格实惠,国产小型新能源汽车不到10万元即可入手,这让他非常心动。沈乐还了解到,金茂生活港原本是一处闲置的商业综合体,经过改造后成为新能源汽车的集中销售场所,不仅盘活了闲置资源,还满足了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
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是否完善?在东方韵小区的地下停车场,沈乐看到许多新能源汽车正在使用家用充电桩充电。通过与电动汽车车主交流,他了解到,在银川,只要向供电部门和物业申请,就能快速便捷地安装家用充电桩。对于新建小区来说,这并不困难,但对于老旧小区,则需要供电部门进行电路改造和变压器扩容。银川市供电部门主动服务,积极满足群众对充电桩的安装需求。沈乐算了一笔账,充电一晚上只需十几元,就能行驶300多公里。
除了家用充电桩,银川的公共充电设施也十分完善。在银川IBI育成中心,已建成一座科技感十足的智慧充电场站。这里配备了两台320kW双枪直流充电桩和一台120kW双枪直流充电桩,车辆最快1小时即可充满电。光伏一体化车棚不仅为车辆遮风挡雨,还能通过光伏板发电,日均发电量可达210度,既为新能源汽车充电,又节约了办公场地的用电成本。
银川市在城市更新中,不仅注重新能源汽车推广,还通过改造闲置办公楼和废旧厂房,打造了酒店和文化旅游街区,赋予城市空间新的活力。市住建部门始终坚持“无体检不更新”的原则,常态化开展城市体检工作,持续优化城市体检指标体系,从住房到小区、街区、城区,逐一排查群众反映强烈的难点、堵点、痛点问题,不断完善城市基础功能,提升城市品质。
(图片除资料图片外均摄于3月16日至17日)
银川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李鲲鹏\文 郎凯\图
相关文章:
株洲长河电力机车科技取得新能源汽车主动紧急制动专利04-04
加拿大宣布对美国汽车对等征收25%关税04-04
你出发了吗?这份清明出行指南请收好04-04
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的重要讲话精神04-04
漫步湖城 感受品质生活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