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玉县沙漠治理实现生态与经济双赢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4 08:22:00    

央广网墨玉4月14日消息(记者郭璁悦 通讯员刘绍斌)在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的墨玉县,一场生态攻坚战正以“绿进沙退”的壮阔图景重塑这片土地。随着绿色阻沙防护带全面合龙,墨玉县通过科学治沙与产业融合,探索出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协同推进的新模式,为荒漠化治理贡献了创新路径。

光伏治沙实现经济生态双赢 (央广网发 刘绍斌 摄)

墨玉县精准锁定多个风口和沙源区,构建“生物固沙+光伏治沙+工程治沙”的综合防线。科研团队引入滴灌系统和机械化种植技术,使植被存活率大幅提升,防风固沙植物的规模化种植让流动沙丘逐渐稳固。

喀尔赛镇种植户喀迪尔·哈里克带领村民打造的千亩梭梭林成为治沙典范,林下嫁接的肉苁蓉不仅锁住了沙土,更带来可观收益。

“梭梭林让生态变好、收入增加,沙窝真的变成了‘金窝’!”喀迪尔·哈里克语气坚定地说。他的实践印证了科技治沙与产业赋能的结合之道。

在“龙头企业+农户”模式的推动下,数千户群众承包沙地种植经济作物。喀尔赛镇巴扎博依村村民阿布杜合力力·如则买买提的经历就是群众参与治沙增收的缩影。

阿布杜合力力·如则买买提说:“政府帮忙平整土地、解决水电,种下的沙枣和红枣当年就挂果,实实在在看到了收益!”

全县干部群众参与植树造林 (央广网发 刘绍斌 摄)

治理成效悄然改变着这片土地,沙尘天气显著减少,植被覆盖度稳步提升,数百种鸟类重返绿洲栖息。

吐外特乡库木博依村村民阿达来提·买买提参与梭梭林管护多年,见证沙漠变绿洲的奇迹,他说:“以前这里是黄沙漫天,现在花香多了,连鸟儿都回来了。”

而吐外特乡护林员艾提库拉·麦麦提阿卜杜拉数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则让绿洲的边界不断向沙漠深处延伸。“看着沙丘变林海,就像看着自己的孩子长大。”他动情地说。

大型机械参与治沙 (央广网发 刘绍斌 摄)

从传统草方格到机械化种植,墨玉县的治沙智慧在代际传承中升级。光伏治沙项目年发电量超400万千瓦时,衍生出沙棘饮品、沙漠旅游等业态,为县域经济注入新活力。

在墨玉县喀尔赛镇巴扎博依村防沙治沙点,党支部书记艾麦尔·麦麦提敏带领村民立下誓言:“我们会确保治一片、成一片、绿一片,绝不让沙漠再吞掉一寸土地!”

这一承诺背后,是墨玉县五年间累计完成十余万亩绿化造林、构建百余公里生态屏障的坚实底气。

墨玉县的实践印证了“向沙漠要效益”的可行性,科技赋能治沙、产业激活民生、绿色反哺生态。这场人与沙的博弈,不仅改写了“死亡之海”边缘的生存逻辑,更以“绿富同兴”的答卷为荒漠化治理提供了鲜活样本。

下一步,墨玉县将继续按照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思路防沙治沙,打造中草药材、林果业、有机农业等产业,将“沙窝”变“金窝”,拓展生态价值空间。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相关文章:

公安机关依法严打危害生态和生物安全犯罪04-15

以“算”为笔,绘产业发展蓝图——河北廊坊加快构建与京津优势互补的产业集群04-15

牢记嘱托 守护好黄河湿地万物生灵|万千气象看四川·若尔盖③04-14

专访电影《不说话的爱》导演沙漠:最重要的是真诚和真实04-14

汝河路小学红领巾在行动:童心守护国家安全 争做生态小卫士04-14

墨玉县沙漠治理实现生态与经济双赢04-14

瑞幸咖啡四度携手消博会,“咖啡+”融合创新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04-13

构建多式联运集疏运体系 重庆持续做大做强枢纽经济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