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阅读新空间 激活消费新动能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4 00:04:00    

新华社北京4月23日电 题:打造阅读新空间 激活消费新动能

新华社记者李紫薇、余佩璇、潘晔

今年4月23日是第30个“世界读书日”。记者走访多地看到,AI赋能、数字驱动引领电子书、有声书等市场蓬勃发展,“新书店”通过打造复合多元业态吸引更多人群,书市以个性化书籍、精准化营销、丰富活动等带动更大规模消费……全民阅读以线上线下多种形式不断深化发展,通过打造阅读新空间,不断激活消费新动能。

南京金陵旧书市集里,古风装扮NPC(非玩家角色)引导员正在与一位小学生互动。(受访者供图)

AI赋能,打开数字阅读市场空间

山西夏县新建路小学三年级学生贾有逸喜欢午睡前打开国学机,听两则国学经典故事。“花100多元,就能让孩子拥有一个国学故事库,很值!”贾有逸的妈妈说。

“不只学生,数字阅读已从小众选择变成大众日常。”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理事长孙寿山说,覆盖全年龄段、全场景阅读的数字阅读生态已经形成。

AI赋能下,数字阅读体验不断优化。AI眼动翻页、AI聊书、AI问书……在4月23日于山西太原举办的第四届全民阅读大会上,数字阅读从业者展示着数字阅读的新可能。对于创作者来说,效率也不断提高。中国移动咪咕数媒总编辑张学伟说,应用AI以来,咪咕AI+剧本改编生产效率提高了60%,周期缩短了70%。

数字阅读平台掌阅科技于世界读书日前夕推出“423读书日”主题活动。打开掌阅App,18本覆盖历史、科技、文学等多领域的新书在“独家首发”专区上线。

掌阅精选“AI阅读助手”今年3月正式上线,帮助读者精准选书、深度研读、梳理总结,自去年11月开启内测以来,已服务近1.3万用户。“公司将继续推进人工智能与数字阅读场景的融合,不断提升用户体验。”掌阅App运营总经理尹璐说。

全民阅读大会发布的《2024年度中国数字阅读报告》显示,2024年,我国数字阅读市场总体营收规模为661.41亿元,同比增长16.65%,其中,大众阅读市场规模为488.85亿元,有声阅读为123.70亿元,专业阅读为48.8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0.07%,6.32%和12.27%。

多元打造,“书店+”推动行业蝶变

江苏南京朝天宫街区的锦创书城,一层设有阅读区、咖啡吧及优选超市;二层开辟了小型主题展区及撸猫馆、儿童游乐区;顶层天台设计为“南京最美天际线”打卡处。

锦创集团办公室主任卜凡说,锦创书城引入主题展览、儿童游乐项目、宠物体验项目以及科技场景等,为书店创收的同时,延展书店文化体验链条。2022年1月22日开业至今,锦创书城先后在南京主城区开了3家不同主题的书店,累计吸引访客数百万人次。

南京朝天宫锦创书店顶楼天台设计成“南京最美天际线”打卡处。新华社记者潘晔 摄

阅读自习、咖啡文创、主题展览……当前,文化消费业态不断增加,与书店有机结合,形成“书店+”多元复合型模式,打造出更加多元的消费场景。

在北京东二环内的前炒面胡同里,独立书店可能有书是不少读者感受书香生活方式的“世外桃源”。推开玻璃门,红色方砖、木质桌椅、温暖的灯光、琳琅满目的书籍……温馨感扑面而来。

主理人赵晨介绍,书店经营范围包括展览、图书、文创、咖啡店及包子铺、自习室等,多元业态丰富了消费体验,也增加了书店收入,如文创产品助力书店增收约10%。

可能有书书店内景。新华社记者余佩璇 摄

“书店+”模式在下沉县城也展现出不小活力。每到周末,山西阳城县得之城市书房会举办公益少儿绘本阅读活动。主理人王育兵说,每次活动能吸引150多名小朋友同他们的家长一起参与,带动了书店的咖啡、甜点、绘本等消费。这一模式助力书店实现年营收超过10万元。未来,还考虑开设非遗课程、青年夜宵等,将书店打造为县城青年群体的会客厅。

精准定位,特色书市带动更大规模文化消费

全国近200家知名出版社参加、50余万种新书好书参展、展期延长至14天,横跨“五一”假期、主分展场联动……4月22日,由北京市委宣传部主办、北京发行集团承办的2025北京书市在朝阳公园开市。“开市后的两小时内就销售了近70本书,切实感受到了广大读者的阅读热情。”“旧书新知”专区布衣书局主理人胡彬说。

传统文化热带火了相关的阅读消费。书市上,“哪吒”“悟空”等主题图书、衍生文创产品备受读者喜爱。“我是‘哪吒迷’,这一绘本是电影的‘番外册’,看到就要买下。”市民李蔚捧着刚买到的《哪吒·三界往事》说。

书市是书籍流通的平台,书商交流的空间,也是带动文化消费的新引擎。多地开办特色市集,吸引书商和读者。

读者在2025北京书市选购书籍。新华社记者余佩璇 摄

4月23日9点半,开业第一天的南京金陵旧书市集门庭若市。市集设“特价书”“二手书”“以旧换新”三个板块,穿插“小手练摊”“以书交友”“旧书漂流”等活动。南京出版社与广陵书社的联合摊位上,城市老地图、经典古书吸引书迷驻足,开市1小时销售额超过500元;专注于“二手书”的东奔西跑电子商务摊位,开市2小时销售额超过2000元。

4月19日,读者在太原小井峪周末旧书地摊市场选购书籍。新华社记者李紫薇 摄

在一些城市,传统书市持续焕发生机。太原小井峪周末旧书地摊市场自2019年开市以来,一直很热闹。稳定的市集、丰富的摊位和书籍以及规范的管理,让全城读者定期定点“约会”。据有关统计,每年7月旺季时,市场日人流量超6万人次。

“业界不断深挖,通过数字阅读、新书店、书市等营造了更加舒适的阅读空间和体验,使得阅读市场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巨大潜力,全民阅读未来可期。”山西省作家协会主席李骏虎说。

相关文章:

欧盟根据《数字市场法案》处罚美国苹果公司和脸书母公司04-24

打造阅读新空间 激活消费新动能04-24

哪吒2延长上映至端午节,三天前已夺回票房日冠,主创剧透“殷夫人可能复活”04-22

今年国内电影总票房已突破250亿元 同比增长40%04-22

果然财经|《哪吒3》殷夫人将复活!光线传媒股价涨超10%04-21

苏州银行2024: 深耕沃土,春生夏长04-21

陕西省建材产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启动 数智驱动高质量发展04-21

教材数字化转型需重构组织框架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