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人民银行会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印发《金融“五篇大文章”总体统计制度(试行)》(以下简称《制度》),支持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
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也是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需要高质量的统计数据支撑。今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将“建立健全金融‘五篇大文章’统计制度”列为重点任务之一。
《制度》重点对金融“五篇大文章”领域的统计对象及范围、统计指标及口径、统计认定标准、数据采集、共享及发布、部门分工等作出统一规定。
具体来看,一是实现统计对象和业务的全覆盖,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提供系统、全面的信息支持;二是实现金融“五篇大文章”重点统计指标及其标准和口径的统一、协同;三是建立统筹一致、分工协作的工作机制,形成工作合力。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高级研究员庞溟认为,建立覆盖全面、标准统一的金融“五篇大文章”统计,既有利于提高基础数据质量,便于各方高效利用,为辅助宏观调控和科学决策,以及科学设计和精准实施各类政策工具提供有力支撑;又有利于更好支持相关领域考核评价,引导金融机构精准发力,持续用力,优化资金供给结构,切实加强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优质金融服务。
一直以来,对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及薄弱环节金融支持情况的统计,都是金融业综合统计的重要任务之一。近几年,人民银行组织金融机构开展了绿色、普惠小微、涉农、制造业等领域贷款的专项统计,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提供了重要信息支撑。
据记者从央行了解,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之后,人民银行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开始建立更加系统、完善的统计体系,并会同相关金融管理部门推动统计标准的细化和统一。
为了对金融机构的具体执行进行安排和部署,保证统计数据按计划采集和生产,人民银行还配套建立或修订了相关细分领域的统计要求,与总体统计制度一起构成金融“五篇大文章”1+N统计制度体系,同时全力做好落地实施的技术准备。
招联首席研究员、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董希淼认为,《制度》是金融“五篇大文章”统计工作的标准和总纲,将以往各领域分散化的统计整合成有机整体,推动解决当前重点领域统计实践中存在的统计口径不一致、部分标准不清晰的问题,实现数据充分共享、高效使用。(经济日报记者 马春阳)
相关文章:
金融业统计制度持续完善04-22
苏州银行2024: 深耕沃土,春生夏长04-21
市领导调研教育领域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04-20
李思维赴常德市调研金融工作04-20
元宝“可被添加为微信好友”,13亿流量涌入,豆包、kimi怎么打?04-19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柬埔寨王国关于构建新时代全天候中柬命运共同体、落实三大全球倡议的联合声明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