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4月10日公布数据,3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环比下降0.4%,同比下降0.1%,降幅明显收窄。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表示,CPI环比下降主要受季节性因素及油价下行的影响,同时,提振消费需求等政策效应进一步显现,带动核心CPI明显回升,同比上涨0.5%。总体上看,供需结构有所改善,价格呈现出一些积极变化。

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涨跌幅。 国家统计局供图
季节性因素、油价影响CPI环比下降
3月份,CPI环比下降0.4%,降幅比2月份扩大0.2个百分点。董莉娟表示,CPI环比下降主要受季节性因素及油价下行的影响。
一方面,随着天气转暖,部分鲜活食品大量上市,食品供应总体充足。3月份,食品价格环比下降1.4%,影响CPI环比下降约0.24个百分点,占CPI总降幅六成。其中,鲜菜、猪肉、鸡蛋和鲜果价格分别下降5.1%、4.4%、3.1%和1.6%,合计影响CPI环比下降约0.22个百分点。
另一方面,3月进入旅游淡季,出行人数减少导致出行类价格有所下降。其中,飞机票和旅游价格分别下降11.5%和5.9%,合计影响CPI环比下降约0.13个百分点。
此外,近期国际油价下行,影响3月份国内汽油价格环比下降3.5%,致CPI环比下降约0.12个百分点。
环比降幅小于近十年同期平均水平
尽管受到季节性因素及油价下行的影响,CPI环比降幅有所扩大,但同时可以看到,随着提振消费需求等政策效应逐渐显现,加之春节错月的影响消退,价格显现出明显的积极变化。
3月份,CPI环比下降0.4%,降幅小于近十年同期平均水平0.2个百分点。其中,主要是“以旧换新”等政策效应逐渐显现,影响工业消费品价格涨幅扩大。
3月份,扣除能源的工业消费品价格环比上涨0.5%,涨幅比上月扩大0.3个百分点,其中家用器具、金饰品和服装价格环比分别上涨2.8%、2.3%和0.7%,涨幅均高于近十年同期平均水平。
3月份,CPI同比下降0.1%,降幅比上月收窄0.6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的影响比较明显。
3月份,食品价格同比下降1.4%,降幅比上月收窄1.9个百分点,对CPI同比的下拉影响比上月减少约0.35个百分点。食品中,牛肉、鲜菜、鸡蛋和水产品价格分别下降10.8%、6.8%、1.6%和0.2%,降幅均有收窄。同时,鲜果价格也由上月下降1.8%转为上涨0.9%,猪肉价格上涨6.7%,涨幅有所扩大。
核心CPI由降转涨,明显回升
3月份,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明显回升,同比由上月下降0.1%转为上涨0.5%。
其中,服务价格同比由上月下降0.4%转为上涨0.3%,对CPI的影响由上月下拉0.15个百分点转为上拉0.13个百分点。服务中,家政服务、美发、文化娱乐服务价格分别上涨2.4%、1.2%和0.7%,养老服务和教育服务分别上涨1.4%和1.2%。
扣除能源的工业消费品价格同比上涨0.5%,涨幅比上月扩大0.3个百分点,对CPI的上拉影响比上月增加0.08个百分点。其中,文娱耐用消费品价格和服装价格分别上涨2.0%和1.5%。
新京报记者 姜慧梓
编辑 张磊 校对 杨利
相关文章:
美国90%的婚纱中国制造,关税政策冲击零售价格或翻倍04-14
先行指标看经济丨投资回暖 消费市场“春意盎然” 重点领域建设提速04-12
金价再涨04-10
“金字塔”还是“橄榄型”?请看四川县域经济“变身报告”04-08
可可产量下降,英国复活节彩蛋变“迷你”04-08